2009-12-16 16:58
标签 :
截止本月2日,家电“以旧换新”的5类家电产品的销售额已突破100亿元,呈几何速度增长。广大消费者在拥抱“以旧换新”的同时,也对企业回收环节服务的低效提了质疑,以及希望以旧换新政策能向更多产品线延伸。
年底销售额将达110亿
据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截至12月2日,家电以旧换新9个试点省市共回收五大类旧家电295.5万台,共销售五大类新家电256.1万台,销售额突破100亿元,而到今年年底,销售总额将突破110亿元。
在五类家电产品中,彩电无疑是大赢家,其次是冰洗产品。截至12月2日,9个试点省市共回收五大类旧家电295.5万台,其中电视机212万台,冰箱24.9万台,洗衣机37.9万台,空调4.1万台,电脑16.6万台;共销售五大类新家电256.1万台,其中电视机116.7万台,冰箱39万台,洗衣机41.3万台,空调32.2万台,电脑26.9万台,销售额达100.44亿元。
从纵向增长规模来看,自今年8月试点以来,9个试点省市的销售额从第一个月结束时的4亿猛增到现在的100亿,增长速度呈几何级。
广州国美销售数据显示:截止11月,广州国美已回收五大类旧电器逾15.3万台,销售五大类新家电19.7万台,销售额达6.5亿元。在“以旧换新”的拉动下,卖场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2%。而家电下乡对于广州国美二级市场的拉动则更为明显,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8%。广州苏宁电器由以旧换新活动带动了6万台家电的销售,累计销售额达到2亿元。
厂商希望更多产品被纳入
目前,除了国家规定的5类以旧换新家电以外,市场上还出现了不少“企业版”以旧换新,信息时报记者近日走访广州家电市场发现,包括了燃气灶、微波炉、影碟机等各式小家电、手机以及数码产品都打出了“以旧换新”的宣传牌,而5大品类打出的补贴上限也远远超出400元,有的甚至高达数千元。
对此,家电业人士指出,这些超出国家规定以外的所谓的“以旧换新”,属企业或商家的“个人行为”,是一种促销手段,消费者要警惕可能出现的价格虚标行为,避免上当。
“从另一方面来看,说明消费者对5类产品以外的家电,的确有以旧换新的需求”,某打“以旧换新”擦边球的厂商负责人向信息时报记者申辩说。
以小家电为例,不少家电企业利用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进入小家电市场,但在售后和维修方面却难尽如人意,小家电维修难,以及维修价格高令消费者头痛:修吧,不划算,扔吧,又可惜。而二手家电市场对小家电并不感冒。在这种情况下,小家电等产品如果能够被纳入“以旧换新”倒可能是一个解决之道。
对此,苏宁华南管理中心副总经理范春燕表示,扩大以旧换新产品品类和试点省市,的确是在国家相关部门的计划当中,但目前还没得到任何消息。
消费者对回收环节最不满意
以旧换新在给消费者带来实惠的同时,在操作层面,尤其是针对回收环节,消费者的投诉最多。
信息时报记者登陆以旧换新官方网站——《家电以旧换新管理信息系统》公布的相关投诉达329条。其中,大多数是中标企业因服务和操作不规范、不达标被投诉,如回收不及时,回收后未录入数据导致消费者无法购买新家电等,反映较多的是质疑回收价格过低。
而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亦透露,今年9~10月,“12315”接到家电以旧换新申(投)诉104宗。大多数投诉为消费者反映商家拒绝或拖延回收旧家电,占投诉案件总量的63.46%。部分消费者还反映购买新机产生质量问题但商家没能及时处理以及补贴价过低、新机售价过高等。
分析投诉增多的深层原因主要是回收环节与拆解环节衔接不到位。目前,广东省中标的拆解企业只有一家,而以旧换新的回收拆解规模却非常庞大,截止10月底,全省就回收了10.8万台废旧家电,均交由该拆解企业去处理。某销售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截止11月,该企业销售了近70000套以旧换新的家电,10月初已向拆解企业发过去3万余套,但目前为止这批机还没有完全录入系统。大批无法及时输向拆解企业的旧家电只能堆积在回收企业的仓库里,无形中又增加了回收企业成本。另一方面,又由于拆解企业相对强势,导致回收企业花50元从消费者手里收回的旧家电,拆解企业却只愿意支付10元。
回收企业压力倍增,就可能出现消费者投诉的诸如“上门不积级”、“收旧价格过低”等问题。
为何会出现回收、销售火爆,而拆解环节难以推行的局面?拆解企业也有苦衷:一是拆解企业的成本压力大;二是拆解处理的时间要远比回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