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22 16:01
标签 :
编者按:
全球金融危机之下,由于中国“扩大内需”与“国家对农村市场的特别政策”等调控,消费者的持续购买力成为推动增长新引擎,中国日化市场“逆市飘红”。跨国日化巨头纷纷加大投入,在有着巨大市场的“金砖四国”之一的中国“淘金”;而本土日化企业也不示弱,通过“渠道下走、产品下走、广告下走”来夯实自己赖以生存的二三线市场这个根据地。10多年一直致力于日化行业发展的飘影,在业内拥有极高声誉,在这关键性的2009年,飘影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情况如何?为此,C2CC记者对飘影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策划总监、副总经理黄志东先生做了专访。
C2CC记者:爆发于2008年9月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各行各业,进入2009年很多企业都收缩战线。而飘影作为本土日化界领军企业,有何重大举措?最终效果如何?
黄总:中国化妆品工业大众消费市场受到全球金融风暴冲击相对较小,出现“逆市飘红”,这主要是中国“扩大内需”与“国家对农村市场的特别政策”等调控,以及部分消费者“放弃”高档产品使用习惯转向“中低”产品,特别是中国二三线市场消费者的持续购买力加强,成为中国日化市场增长新引擎。
作为 “金砖四国”之一的中国有巨大的内部市场等待开启,2009年“扩大内需”已经在逐步替代“外贸”成为中国维持高速增长的一个新引擎。而拉动内需的重点目标即落在了一直以来欠发展的中国二三线市场。受“产品下乡”政策推动,以及二三线消费者购买力的持续增加,众多行业、品牌、品类正在向二三线城市渗透。
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2008年底起,飘影通过“多品牌、多产品、多渠道”战略,来夯实飘影“觅食、生存”的二三线市场。通过这些举措,飘影有效抵御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破坏,同时在渠道拓展、产品结构与销售利润等方面取的阶段性胜利,为今后拓展更为广阔的二三线市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培养了一支拓展型营销队伍、人才。
C2CC记者:在这个渠道为王的时代,面对洗涤市场如此激烈的竞争,目前飘影旗下各品牌渠道运作如何?对未来的渠道构建有何规划?
黄总:随着中国“农村市场城市化”及“流通市场终端化”的颠覆性改变,加大对农村市场的分析研究,如何吸引农村的消费者,成为中外日化企业最新的课题。面对渠道为王的时代,飘影意识到原来单一的“流通”渠道粗放式营销与管理,已经早已不适合市场竞争,只有通过“多品牌、多产品、多渠道”战略,夯实飘影“觅食、生存”的二三线市场,并实施“农村包围城市”,才能拥有日化市场的明天与一定的话语权。因此,飘影规划旗下“飘影、美宜堂、美国一号、先锋”四大个人、家庭洗护品牌,作为公司重点发展、培养的“品牌群”,与上下游企业共同缔造美丽经典。
“飘影”品牌,中低端专业美发护发、洁护肤品牌,公司将集中资源全力重点发展,主要拓展部分KA卖场及流通渠道/BC店渠道。主要产品为洗发水、护发素(弹力素)、啫喱水(啫喱膏)、沐浴露、香皂等五大类。
“美宜堂”品牌,中端专业个人肌肤护理、彩妆品牌,主要拓展部分KA卖场、日化专业渠道、BC店渠道。主要产品为一般护肤膏箱/乳液、爽肤水/化妆水/营养水、祛痘/美白产品、男士系列及彩妆类产品。
“美国一号”品牌,中高端专业美发护发品牌,主要拓展部分KA卖场、日化专业渠道、BC店渠道。主要产品为洗发水、护发素(弹力素)、啫喱水(啫喱膏)、发膜/发蜡/发冻、沐浴露、香皂等六大类。
“先锋”品牌,中高端专业时尚前卫家庭护理品牌,主要拓展部分KA卖场、日化专业渠道、BC店渠道。主要产品为洗衣液、柔顺剂、衣物除菌液、漂渍液、洗涤剂、洗洁精及特殊功能的除菌产品。
飘影旗下四大个人、家庭洗护品牌的规划与发展,是构建“多品牌、多产品、多渠道”战略夯实飘影市场的核心,是实现公司第三个五年发展规划(2008—2012年)目标的根本。
C2CC记者:有专家认为,中国的经济已开始复苏,您如何看?针对这样的一种经济大环境下,飘影会有什么样的举措?您认为对整个洗涤用品行业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黄总:许多数据与事实表明,中国的经济已开始复苏,飘影也同其他竞品一样关注。如果中国经济全面复苏,中国整个洗涤用品行业将会迎来持续、高速的发展机遇,中国日化市场必将成为世界举足轻重的超大市场。
针对这样的一种经济大环境,飘影将充分利用集团全新打造的“柏亚日化工业园”的产品技术研发、生产核心优势,加大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开发,加大资本投入,落实“多品牌、多产品、多渠道”战略。如“原生植物”系列突围计划:由于“原生植物”的产品概念、包装、质量、价格、利润等多方面均得到市场与客户认可,2009年下半年起,公司将集中精力、资源抓好“原生植物”产品的推广与销售;2010年,计划对“原生植物”产品进行提升改造/新增,丰富产品线,加大推广力度。因此,公司乃至集团决定,通过几年的销售、传播积累,一定要使其成为公司主推产品、核心产品,力争“原生植物”= 飘影。
“柏亚日化工业园”拥有“彩妆+护肤”产品研发、生产核心优势,所以飘影将全力培育“美宜堂”品牌,力争在2012年使其成为中国市场具相当影响的专业个人肌肤护理、彩妆品牌。
“联盟品牌”:厂商未来共同的孩子。飘影将全力规划“联盟品牌”,通过强强合作、优势互补,实现多赢。我们将使代理商在日化专业渠道、KA/ BC店终端渠道、封闭终端渠道上的优势,与我们在在日化产品策划、设计、研发、生产上专业专著优势想结合,产生1+1>2的效果,共同打造“联盟品牌”产品、市场。
C2CC记者:作为日化界资深专家,您认为目前日化行业的现状如何?您又是如何看待未来中国日化行业发展的?
黄总:专家?呵呵,千万不要成为专家,现在许多专家都是“砖家”。说实在,我在这个行业工作时间较短,对于目前日化行业的现状、未来中国日化行业发展这样的大问题,只能够是做些个人肤浅的分析:
1、跨国日化巨头高度垄断中国日化市场。中国13亿人口、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与居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加上日化行业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产品覆盖了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日化行业综合性市场(2008年销售已突破2000亿),而且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13.4%左右)。但是,宝洁、联合利华等国际巨头凭借强大的实力和多年的中国市场开拓,已经树立了在中国地区的相对垄断地位,大部分市场销售被他们“抢食”,而几千家本土日化只能够是“小众”市场“觅食、生存”,个别品牌则在低利润领域“称雄”。
2、中国是日化“制造”大国,品牌与高端产品缺失。历经30余年市场化历练,中国日化产业目前虽然已经形成“珠三角”与“长三角”两大制造业板块,但是到目前品牌与高端产品依然缺失。主要表现为品牌价值、企业内涵和生命力上,差距与跨国日化巨头越拉越大。而高端产品的缺失,让70-80%的利润被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等瓜分。我们只是在“6+1”产业链上的OEM中,获取微薄的加工费用,或在中国二三级市场上不断上演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价格战”。
3、跨国日化巨头高度垄断KA卖场,渠道“下走”,本土日化渠道生存空间渐小。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等基本垄断了中国KA卖场70-80%的终端陈列,而且不约而同的“集体下乡”——开始向二、三线市场发起进攻,进一步“蚕食与围剿”本土日化企业,使得市场竞争更激烈、集中度更高,中国日化进入第二次洗牌、升级革命。
中国二三线市场,成中外日化市场“新大陆”。随着中国一线市场容量的饱和,二三级市场的崛起,企业渠道自然“下走”,二三级市场必然会成为企业销量与利润必争之地。一线市场的过度竞争,导致中外日化企业必须将眼光放开到中国更为广阔的农村市场。
4、跨国日化巨头舞动“资本”大刀,不断“消灭”中国“出头”品牌。外资跨国巨头如果“打不过你”就舞动“资本”大刀——吃掉你,成为旗下一员或将你“雪藏”:小护士、羽西、丝宝、舒蕾、美涛、风影、顺爽、大宝等一系列品牌被收购;而据行业分析师Dibadj在7月中的一份报告透露,宝洁计划将花王、资生堂(Shiseido)和雅诗兰黛(EsteeLauder)收入囊中。看来,“资本魔力”将成为做大、做强的不二法宝。
因此,当霸王2009年7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成功募资近15亿元,陈启源、万玉华夫妇身家飙升至逾60亿元成为洗护品首富的同时,人们更对“霸王”的发展路径感到不可思议——一个几年前并不为人所熟悉的品牌,如何一夜之间跻身于一线日化品牌行列?
5、数以万计的OTC连锁渠道,未来日化的“金矿”。在中国日化行业,“商场、超市、日化专营店、美容院”四大终端“同舟共进”,一直在市场上占据主体地位。而近年,随着中国医疗改革,OTC连锁渠道必将成为日化产品销售的“金矿”。目前国内的药妆市场三大品牌薇姿、理肤泉、雅漾占据国内药妆市场过半的市场份额。据估计,薇姿2008年的销售金额超过8亿元,理肤泉和雅漾也都突破2亿元。而宝洁眼看着欧莱雅逆市生意好做,加上老对手联合利华旗下的高档品牌伊丽莎白雅顿也顺风顺水,加上近年来中国迅速崛起的连锁药店,宝洁美容业务的扩张或将进军药妆市场,进军OTC连锁渠道。
从目前中国日化行业的现状分析,2009年及未来几年,中国日化行业市场竞争的激烈指数必将爆增,由于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的需要,“多品牌、多产品、多渠道”的竞争战略将是主旋律,而市场规模的扩大的“重担”与竞争区域必是中国二三线市场。
中国日化行业新的“洗牌革命”将加速将更惨烈,一些无品牌或者品牌弱、资金管理弱、管理能力不够强的企业将会加速被市场淘汰。在很长的时间里,“品牌战”和“价格战”将齐头并进。天然、绿色、安全、环保、健康的新产品“出生”速度将加快,消费将进一步升温。企业不管是产品策划、技术研发、品牌塑造,还是渠道建设,营销管理,都离不开“资本”这个魔力,未来的竞争是“资本”的竞争。否则,你永远是“侏儒”,时刻可能被消灭被收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