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21 13:16
标签 :
为了客观反映中国家纺行业的经营形势,记者专程采访了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所纺织行业分析专家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专家,获取了大量一线数据。
人均家纺消费明显偏低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所纺织行业分析师马莉指出,在发达国家,家用纺织品消费与服装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三分天下”,在美国和日本,家用纺织品比例高达40%左右,超过服装成为第一大纺织品消费领域,英、法等国的消费量也保持在35%~38%之间。而在中国,人均家纺消费量比全球平均水平低27%,无论人均消费还是在纺织品总消费中所占比率都明显偏低。她认为,未来中国家纺消费比率能否向发达国家靠拢,主要依赖于我国居民在收入提升过程中,消费观念的缓慢转变。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的改善,以及欧美家居文化的影响,我国家用纺织品开始由传统的御寒功能逐步延伸至装饰美化功能,成为家庭软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国城镇居民的家庭装备用品及服务消费额也随着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的增长而逐步提高。
2006~2008年,我国家纺行业领先品牌“罗莱”、“富安娜”的收入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7.8%、27.45%,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9.7%、39.5%。这说明家纺行业一线品牌的销售重心依然放在高端消费群体上,目标锁定在注重改善居家环境的消费者身上,而尚待激活的、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还没有成为品牌企业的销售重心。
2010年的三大消费驱动力
家纺行业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关系密切。2005~2008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为5.58、6.06、7.62和6.2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5.87%、8.71%、25.67%和-18.51%。在此基础上,品牌家纺企业在2006年和2007年迎来了大发展时期,受2008年房地产销售不振的影响,2009年上半年家纺单店销售额略有下滑,总体收入增长主要来自外延式扩张。
2009年以来,国内商品房销售数据回升明显,对家纺也构成了较好的拉动作用。考虑到房屋交付时间,家纺类消费大约存在3个月以上的滞后性,2009年房地产销售的火爆形势将为2010年带来巨大收益。
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20~2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6.61%,25~29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6.46%。80年代的婴儿潮迎来了结婚高峰期,尤其是2006年以来,结婚人数上升显著,每年约有近1000万对新人喜结良缘。结合人口年龄分布,专家预计这种规模仍可以持续几年。假定每对新婚夫妇在家纺用品方面消费1000元,仅此项每年将带来100亿元的销售额。
上一篇:武汉科技学院纺织科技馆受瞩目
下一篇:家纺企业上市 欲打造航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