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Eleven便利店诞生于美国,前身是成立于1927年的“南大陆制冰公司”。当时由于电冰箱并未普及,冷藏用的冰块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在南大陆制冰公司销售冰块的约翰·杰夫森·戈林,非常关心顾客服务的改善,他做出了夏季店铺天天开,每天营业16个小时的决定,这项服务深受当地居民的欢迎。不仅如此,戈林通过仔细调查当地居民的购买意愿和需求,发现当地居民不仅希望他能销售冰块,而且还希望他能适时地销售其他生活用品,比如:牛奶、鸡蛋、面包等等。为此,戈林提议南大陆公司为自己负责的店铺提供更多的便利商品,并得到了公司的首肯。
就这样南大陆制冰公司不仅销售冰块,而且开始销售牛奶、鸡蛋等商品,开创了新的经营领域和利益增长点,被誉为美国便利店的萌芽。最初店铺被称为“图腾店”,放在店铺旁边的图腾柱成为便利店的标志。由于店铺的营业时间是从早上7点开始到晚上11点结束,1946年南大陆公司正式将图腾店改名为7-Eleven,从而真正的揭开了便利店时代的序幕。目前7-Eleven店铺遍及全世界18个国家和地区。
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一百一十六。
早在1992年,香港怡和集团旗下的牛奶国际有限公司就获得了美国南方公司的授权,开始在深圳开设7-11便利店;1995年,开始在广州开设7-11便利店。但因当时政策对外资以特许经营方式从事商业零售的限制,7-11便利店在广东一直得不到快速的发展。2001年,牛奶国际有限公司与广东信捷商务发展组建合资公司——广东赛壹便利店有限公司,并首家取得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获准在广东开设300家店铺的通行证。2002年8月,7-11便利店在华南地区达到100家。2007年9月,广东赛壹宣布,公司在华南投资的7-11便利店已达到430多家,基本达到盈亏平衡。
2005年底,由7-Eleven日本、北京王府井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国糖业酒类集团三方分别持有65%、25%、10%股权,注册资本金为3500万美元的柒-拾壹(北京)有限公司拿到首张外资在京开展特许经营业务的批文,负责7-11在包括天津及河北在内的北京地区的经营。
2009年4月29日,台湾统一企业集团取得7-11在上海的特许经营授权,第二天,姗姗来迟的4家7-Eleven便利店,便以最快速度在上海开门迎客。享有7-11在台湾的永久经营权的台湾统一企业终于用10年时间达成了登陆上海的心愿。此前,泰国正大、韩国乐天以及日本伊藤洋华堂集团等都有意染指7-11在上海的经营权,造成上海经营权多年难定,其间统一集团董事长高清愿和正大集团老板谢国民,都数度亲临美国。取得上海7-Eleven经营权的统一集团,投入1亿元人民币,独资注册成立统一超商(上海)便利有限公司,统一企业集团总裁林苍生亲自担任董事长。
统一企业开始7-11在上海的经营,标志着7-11背后最强大的三家零售资本也在10 年时间里,先后实现广东、北京、上海的软着陆。尽管这些资本有些还在埋头付出、低调耕耘,尽管他们的便利店还在想方设法挤进大街小巷,但这并不能否认,中国便利店市场正进入历史转折阶段[1]。
截至2009年8月,在中国的7-11连锁店数量已超过590家,其中北京75家、广州512家。
2009年,台湾公司正式请到超人气偶像吴克群和小天后甜蜜教主王心凌为早餐系列代言,品牌前景一片光明。
7-11关东煮改名为好炖 统一超商上海7-ELEVEN四家门市将同步开幕,将定位在「新型态生活体验店」,强调每家店都有主厨及副厨现场烹饪料理,预估鲜食占全店营收比重将高达40%,远高于台湾7-ELEVEN的15%。
统一超商整合集团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以集团采购方式压低进货成本,包括茶饮料、零食皆直接从台湾进口,但售价与台湾7-ELEVEN相同;上海7-ELEVEN并与上海星巴克采用共用物流仓储,未来集团各通路将共同洽谈进驻卖场,压低租金成本。
上海统一超商总经理黄千里表示,上海7-ELEVEN将集结日本7-ELEVEN、北京7-ELEVEN及台湾7-ELEVEN叁地的优点于一身,店内除设立快餐岛可现场烹煮热食外,还引进现煮咖啡CITY CAFE及热豆浆机器,关东煮则改名为「好炖」,里面的品项是台湾关东煮的五、六倍。